用户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  • QQ空间
  • 回复
  • 收藏
脚踏这种东西,在古代很常见,现在常见的家具中已经很难看到它的身影,唯有红木家具的宝座沙发罗汉等还能看到。

大多数现代人都会下意识的认为,这脚踏用来垫脚的——踩着它,可以更方便的坐在罗汉床上。而一旦明白踏脚的其他作用,就会发现那无处不在的中式文化。

王世襄所著的《明式家具研究》中说:脚踏原为床的附件,故形制多于床身相同。较常见的是有束腰,方材,内翻马蹄;有的采用鼓腿彭牙的造法;无束腰直足的、有束腰带托泥的、四面平式的都少见。脚踏面上安滚轴,明代即有专称叫“滚凳”是一种医疗用具,今已作为一种专门家具,归入其他类中。

脚踏是如何出现,现已无法考证,最为流行的说法有两种。其一是古时宝座和大椅的座面都比较高,超过人小腿高的高度。人坐上去后,两脚悬空,及不雅观,也不舒适,所以便放置一个脚凳。

另一种说法是,在古代,房间里的地方都是由砖铺成的,座椅前放一个脚踏,则可以使脚部不接触地面而感到寒冷,也放置地面潮气通过鞋底入侵身体。

以上两种说法都是出自于实用功能,在文化内涵上,脚踏也有深厚的象征意义。
“站如松,坐如钟,行如风,卧如弓”是古人对人的仪态标准。由于宝座和大椅座面较高,人坐上去,脚不沾地,无法使身体端正放松,自然也无法做到“坐如钟”的效果。因此脚踏的设置,既成全了古人端坐斯文的形象。

脚踏也是身份的象征,寓意高人一等。《风萧萧》里曾这样描绘:“(贵人)只是漫不经心地往铺着锦茵的大榻上一坐,随即一伸腿,把双脚搁在一个做工细巧的红木雕花足踏上。《红楼梦》中,第十六回“贾元春才选凤藻宫,秦鲸卿夭逝黄泉路”写赵嬷嬷到贾琏处,“平儿等早于炕沿下设一杌,又有一小脚踏,赵嬷嬷在脚踏上坐了,贾琏向桌上拣两盘肴馔与他放在杌上自吃。”这些表述里面,五一不是在说,贵人们只把脚踏作为放脚的家具,只有身份低微的人在坐在上面。
当脚踏与宝座组合在一起时,更是彰显出坐者的尊贵身份,这点从历代皇帝的画像里便可以看到。自宋太宗之后,任何一位皇帝只要坐着,脚下都会有脚踏,即使他坐的不是宝座。
还有一种说法则是认为,脚踏暗和的则是修身养性的文化理念——想要端坐于案前,需要先立于脚踏。从踩上脚踏到稳坐于座椅上的这一到两秒的空白,传递的是一种做正事前,先静心,戒骄戒躁,三思而后行的警示与自省。因此,现代社会很多文人的书房也会在案前放置带有脚踏的座椅。

从使用功能,到身份象征,再到精神传承。不得不让人感慨,中式文化与中式精神早已在无形中融入中式家具之中了呀!


点击咨询 | 微信/电话:18258121010
发表评论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